購物車(0)

台灣失智現況:你需要知道的健康警訊

根據衛生福利部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進行的「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」,截至2023年,台灣65歲以上長者的失智症盛行率約為7.99%。其中,女性盛行率為9.36%,高於男性的6.35%。年齡層越高,失智症的盛行率也越高,80歲以上長者中,約每5人即有1人罹患失智症。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人口推估,2024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數約為35萬人;2031年將逾47萬人;2041年則接近68萬人。 

 

失智症的主要類型包括阿茲海默型失智症(約佔56.88%)、血管型失智症(約佔22.91%)及巴金森氏症失智症(約佔7.12%)。 常見的行為與心理症狀包括憂鬱、日夜顛倒、焦慮、重複行為及妄想等。(以上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)

 

面對失智人口持續攀升的趨勢,建議民眾平時多關心家中長輩,並利用相關量表評估其認知功能(早期失智量表 AD-8) ,及早發現並介入,以延緩失智症的進程。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,預估2031年失智人口將突破46萬人,對家庭與社會帶來巨大挑戰。

 

失智症不只是記憶力衰退,還可能影響判斷力、語言能力,甚至改變性格,讓日常生活逐漸失去自理能力。常見的阿茲海默症、血管性失智,與生活習慣、慢性疾病密切相關。

 

預防與保健策略

  • 健康飲食: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,如深色蔬菜、魚類、堅果,有助於保護腦部。
  • 規律運動:每天30分鐘的有氧運動,促進血液循環,維持神經健康。
  • 腦力刺激:閱讀、拼圖、學習新技能,延緩腦部退化速度

 

中醫如何幫助失智症?用簡單方式告訴你!

失智症不是突然發生的,很多長輩一開始只是健忘、容易迷糊,慢慢發展成影響生活的困擾。其實,中醫很早就注意到這些狀況,並透過調理身體來幫助維持腦部功能!

 

  • 腦部氣血不足:中醫認為,大腦需要充足的「氣血」來運作。氣血不順、供應不足,會讓腦力下降、記憶變差。
  • 肝腎虧虛:在中醫裡,「腎主骨生髓,髓通於腦」,意思是腎臟與腦力息息相關。隨著年齡增長,腎氣衰退,可能導致思緒混亂、記憶力變差。
  • 情緒與失智:長期情緒低落、壓力大,也會影響腦部健康。中醫講求「心腎相交」,睡眠安穩、情緒平衡,間接減少腦部負擔。
  •  日常保養很重要:除了就診調理,中醫也鼓勵透過食療、按摩、太極等溫和運動,促進氣血流動,幫助延緩腦力退化!

 

老靈活」,讓日常保養更全面,給長輩多一層腦力支持!想讓家人思路更靈活、降低失智風險?不妨結合中醫智慧,早一步保養,為腦部健康打下穩固基礎。

 

 

購物商城:老靈活

蝦皮:https://reurl.cc/Nb5j0p